第535章 麻醉引发的事故,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2/3)页

    “刚才我给患者做检查时,按压他的左侧肿胀部位,均是硬梆梆的,像石头,肢体冰凉。这说明肢体肌肉已经发生坏死,早就错过了最佳救治期。”

    给患者检查时,看似只是随意按了按,周灿却凭借丰富的诊疗经验,直接判断出患者的状态。

    “不错,分析得十分到位。你认为肾衰与侧肢压伤有关,对吗?”

    娄主任听了后,深以为然的点头认同。

    旁边的年轻医生们则是悄然做着笔记,把周灿的分析记录下来。以供后期学习,并且引以为鉴。

    “因为左侧肌肉坏死,肿胀发硬,这会造成局部大量渗出或出血,最终导致全身血容量减少。患者的血压那么低,就是最好的证明。全身血容量减少后,使得肾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发生缺血。同时,压伤的坏死肌肉释放大量毒性物质进入循环也会进一步加重肾脏中毒。这时候,肌红蛋白发生沉积,直接阻塞肾小管,这才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

    周灿把整个肾衰竭的完整发生过程一一剖析,听得娄主任大为赞赏。

    其他医生与护士,则是用崇拜或敬佩的眼神看着周灿。

    “可惜啊,患者还这么年轻,一条生命就这么被耽误了。如果术后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对症治疗,或许还有救回的希望。现在已经进入不可逆的急性肾衰、呼衰阶段,已是回天乏术,病入膏肓。”

    周灿没有明着说是第三医院把病人的生命给耽误了。

    却能从他的分析中,清晰的看出第三医院在治疗过程中的失职与失误。

    这是一起典型的严重医疗事故。

    ……

    傍晚在急诊科下完手术,查完房,吃过苏浅浅送来的可口饭菜,周灿匆匆赶往心胸外科。

    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来处理呢。

    那个老干部已经同意手术,怎么说服家属的,具体不清楚。

    医院就是这样子,只能让家属与患者适应医院的诊疗模式,而不可能按照家属与患者的意愿来行事。

    这个老干部的治疗费基本上能够百分百报销,家里也不缺钱。他的儿媳妇一心想要采用最安全‘最好’的手术方式,放置血管支架来解决。

    医生没办法按她的想法来。

    这得放多少个支架?

    而且效果还不好。

    直接用一条人造血管,完成搭桥,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费用低得多,还省心省力,后面也基本不必担心这段血管再出问题。人造血管唯一的问题就是老化,还有就是吻合不到位,导致的渗漏。

    先说老化问题。

    人造血管的使用寿命最少也在十年以上,好一点的都是二十年以上。

    实际上,用个三十年也不见得会出什么问题。

    因为它是密封在人的身体内。

    除了血液、体液对它的腐蚀,基本不存在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问题。这无疑能够大大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那个老干部已经六十五岁,即便活到一百岁,也只剩下三十五年。

    换的人造血管支撑到那个时候应该没问题。

    就算真的出了问题,还能随时再来医院换一根新的。

    这种发生了动脉硬化,全身性病变的患者,一般很难活到百岁高龄。

    往往活到八十岁左右已经算是长寿了。

    因为患者的腹动脉,甚至包括心血管、脑动脉等等,都会不断变差。到时候,说不定一个脑溢血或者心梗,直接就把人送走了。

    心胸外科手术室内,周灿亲自为这个老干部做手术。

    患者的家属在手术室外等待。

    雪燕主任具体怎么跟他们谈的,周灿不清楚。只知道老干部提出要周灿帮其手术。

    越是这种身份尊贵的患者,越追求名医治疗。

    经过周灿在术中查探,最终选择了一根长达38cm,直径约8mm左右的人造血管,给患者做了右侧股总动脉到腘动脉旁路搭桥。

    考虑到右足第四趾已经出现坏死发黑现象,已经没办法再保存。

    术前经过患者与家属的同意,做了截除手术。

    这已经算是把伤害降低到了最小。

    别的医院可是要求给他做右腿截肢保命手术。

    在周灿这里,只截除掉一个脚趾头,的确是最好的结果了。

    术后,测试右足血运,腘动脉,足背动脉均已经恢复。以肉眼可察的速度,能清晰的看到患者的右足皮肤表面渐渐有了些许红润。

    与以前的苍白、冰凉相比,现在算是有了一丝血色。

    说明右足的血运已经恢复通畅。
    第(2/3)页